用生命守护信仰——记68届校友、农业科技工作者王开仕
贵大新闻网讯(学校新闻中心 实习记者 田泽宇)2018年4月21日中午12:35分, 77岁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王开仕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位一生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的优秀战士终于停下了他忙碌奔走的脚步。这场夺走他生命的意外,便发生在他前往去为果农做义务技术指导的途中。
坚持始于信念
1968年,王开仕从原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在校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他带着“一个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么多中国人活着要吃饭、要改善生活品质,要靠我们农业人员不懈奋斗”的信念,来到了印江县农业局工作。这一股子劲儿扎进去,就是一辈子。
贵州多高原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气候类型多样,但是也因为连绵不断的大山和土壤类型的不同制约着农作物的规模和产量。这使得这个原本就受交通阻碍的地区更加地贫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王开仕并没有任何可学习的范例,于是他只能自己不断前往印江县的各个乡镇以及周边县市,去研究当地的生态条件、一点点地琢磨哪个地方适合种哪种作物。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印江县及周边县市的杂交水稻种植,他不辞辛苦、连续5年奔赴海南岛开展水稻引种试验和种子对比试验。身在异乡艰苦工作的他,甚至无法赶回家看看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为了纪念在海南取得的成绩,他给大女儿取名为“海南”。
而当成功完成水稻的引种任务以后,他没有片刻的松懈,马上着手其他作物的种植引进研究。80年代中期,他前往重庆的柑桔研究所,引进了“兴津”、“宫川”等优良的宽皮柑桔品种,还邀请到了专家顾问团来当地做技术指导。至21世纪初,印江县的六七个乡镇陆续种植了3万亩柑桔,产量可达2万吨,每年有接近5000万的产值。
而当柑桔种植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王开仕又主动牵头规划并组建了印江10万亩绿茶基地,形成了梵净山茶场、湄溪茶场和永义茶场三大茶叶生产企业,他指导生产出的“梵净山翠峰茶”多次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为印江县建成“贵州省重点茶叶生产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柑桔和茶叶至今仍是印江县重要的两大经济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苗圃里种植的希望
王开仕在岗期间,就多次受到各级的表彰和荣誉:他先后当选贵州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中国科学协会会员。1990年获铜仁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1992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贵州人民政府嘉奖;1999年获印江自治县扶贫开发个人奖。他还编撰了《中国柑桔技术大全》一书。
但他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总是说他要做的科研是要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能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有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在农业科学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到田间地头,才有收获。”所以他一直坚持着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退休以后,刚开始几年同儿女一起住在贵阳,但是他一心想回到家乡思南,改变家乡贫困的现实。那里的气候适合发展果树,他既有爱好也有本领,于是他用自己的退休金在思南大坝场镇承包了五六亩的苗圃,在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自己置办了显微镜等简单器材,用于化验分析水果的糖分等数据,培植新的优良果苗,并低价或免费提供给果农,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并为他们联系果实销售渠道。从此开始了他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几天家、比工作时还要忙碌的退休生活。在临近的几个县,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位满头银丝但身形矫健的老人在各个山头上到处逛,他在寻找哪个地方适合种白茶、绿茶、柑桔、梨子、李子、大白菜......等他琢磨清楚了便自己找到当地村委会去,说“我教你们种”。
尽管已经年逾古稀,王开仕还保持着学习和研究的热忱,通过网络文献库,他利用在高中和大学里学习的俄文功底,查阅到了日本学者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据此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精品水果“春香”,现在他的苗圃里主要种的都是这种果苗。
这些他精心呵护的果苗,就像是从他苗圃里孕育起来的带领着全县的果农们脱贫致富的梦。为了这个梦,他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同时这个梦也真的给当地果农带来了希望。“春香”走的是精品水果路线,目前的产量不高,但是利润很可观,每一季的果实都提前被广东客商预定,并返销国外至日本和东南亚。在王开仕低价出售果苗、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联系销售渠道的帮助下,当地果农的种植利润都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涨幅。
也因此,王开仕的名声在当地传开来,越来越多的果农找他学习种植技术,而他也十分乐于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一张记录他为果农培训的照片里,可以看到他手拿枝条、神采奕奕地为大家讲课,尽管汗水浸透了衣服,但脸上却挂着幸福又满足的笑容。
呼吸不止,使命未终
王开仕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在岗时为了工作常年奔赴在贵州的各个县市以及海南、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就算回到家里,王开仕做的最多的也是一个人躺靠着看书,他床上一半位置放的都是与农业相关的书和杂志。在他家人眼里,他是一位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究者,获得很多成果,拥有很多荣誉。在他儿女的童年记忆里,他会为他们讲的故事就是指着院子里开花的桃树李树,告诉他们哪一朵以后会结果、哪一朵不结果。当退休后的王开仕提出还要继续他的农业研究时,出于对这位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关心,家人非常反对,但王开仕只撂下一句“你们不懂,我还有事,我手上的工作丢不开”,便依旧“我行我素”,毅然地把自己的退休金投进去建苗圃,与果农同吃同住。对于他的执着,家人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默默关心他的饮食起居。
退休以后的王开仕总是随身揣着四小件:卷尺、胶带、嫁接刀和枝条刀,奔赴于田间地头。最后这一次,在2018年4月21日这天他去思南大坝场镇硐龙村做技术指导,恰逢古树倒塌,村里排险砍树,他不幸被枯木当场砸破大腿动脉,尽管当地政府、医院和公安尽可能第一时间赶往处理,但由于现场的医疗条件和交通条件受限以及伤势过重,最终还是失血过多不治。在王开仕生命的尽头,村委会主任雷廷方守在事故现场前自责又悲痛地说:“老同志,我怎么对得起你和你的家人啊。”他用一生践行了年少时的自己在心中立下的誓言,将“农科富民”的使命背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王开仕的追悼会上,受他帮扶过的果农们久久不愿离去。直到他去世后的近一个月,村民们聊起这位令他们尊敬的老人,还纷纷叹息。“做什么要认真、要做好、人不能做个碌碌无为的人、人不要只想着自己过好日子。要考虑别人,要让大家都吃得好、住得好。”王开仕生前最爱念叨的这几句简单却真挚的话语仿佛还在亲人耳边回荡。
连绵的山间,那一片王开仕亲手开垦的苗圃生机盎然,并未因他的离去而荒芜。他的儿子王海波说,“以前不懂得父亲,现在终于懂了。我想学习父亲倾注心血的农业技术,打理好苗圃,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
【责任编辑: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