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贵大老师——记贞丰县岩鱼村第一书记王继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5   访问次数: 70

贵大新闻网讯文学与传媒学院 王娅丽厚厚的笔记本上,王继红详细的记录着在贞丰县岩鱼村的每一件事情,大多都是开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偶尔也有他在村里的一些感悟。不管去哪儿,他都会将这本笔记本随身带着。用他的话来说,笔记本见证了这一年多来他在沿鱼村做的每一件事情。

“申请去岩鱼村的时候想着能为当地做好一、两件事情,对自己有个好的交代。”王继红坐在凳子上,平静的开始讲述他这一年多来在贞丰岩鱼村的每一件事。他似乎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惜字如金的。作为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的老师,与带科技下乡扶贫的理工科老师们不同,他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贫困户的数量和现状,根据国家标准来打分划分贫困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据王继红的介绍,他第一眼看到的岩鱼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贫困, 2016年,村里整体情况其实已经实现脱贫,只是还有个别村民属于贫困户。而他的责任,就是彻底调查、熟悉这些贫困户的状况,并按照国家政策予以相应的帮助。

在精准扶贫这一块,王继红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村民给予教育上的一种帮助,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脱贫才是上策。满足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村民,有的思想顽固不愿意搬走,就算村里的主任前去做思想工作,动员村民搬迁也收效甚微。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继红走村入户了解村情和贫困户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从根本上走进贫困户的生活,了解他们不愿搬走的原因。

“其实村民们都是很纯朴的,他们担心搬走后的经济来源会不稳定,也担心自己的土地会因此而没有了,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帮他们消除这些疑虑,真正的实现脱贫致富。”就是因为深入了解了村民们的切实想法,王继红决定每家每户的上门与他们沟通,解决他们的疑惑和担忧,先从思想上实现“脱贫”。王继红认为,仅仅是在经济上帮助村民是不够的,因为用来帮助他们的钱总是会用完的,但是教给他们发家致富的想法却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继红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家一户的进行着思想上的沟通,让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梁文木是2015年从岩鱼村走出来的一个大学生,他高考后被南昌工程学院审计专业录取,由于家庭原因,梁文木的大学学费都是靠贷款。现在已经大三的梁文木虽然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但生活上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当时是王老师主动打电话联系我的,听妈妈说王老师好几次都亲自去我们家了解情况,那时我还在学校呢。”梁文木对王继红的认识,开始于他大一下学期接到的那个电话,电话里王继红仔细的询问了有关他的一切情况。梁文木说,他在还没有见到王继红的情况下就已经得到了来自王继红的帮助。

据梁文木介绍,上小学的两个妹妹和八十多岁的奶奶已经是家里一笔巨大的开销了,他在大学的生活费都是省之又省。而王继红在联系上他之后,立即筹了4000元生活费,另外还给远在南昌的他介绍了勤工助学工作,让他课余时间能多一些收入。

梁文木第一次见到王继红,是放假回家的时候。“王老师西装笔挺,很正式,给人一种和谐稳重的感觉。”但最让梁文木开心的是,村子里好像有一些跟从前不一样了。说起村子里的变化,梁文木显得有些兴奋,他说自从王继红到任之后,最具有意义的就是村里成立了一个农业合作社,种植无公害水稻,市场很好,增加了村民收入。合作社中的机械设备也是由县里或国家财政补贴的,村里只付少部分钱。还有养鸡场和花卉种植也在筹备中。“最热闹的是逢年过节,村里都会开展活动,以前大家忙于生计,这种文化类活动很少有人参加,但是现在我们都很积极,经济上宽裕了,文化上也得赶上。”

而王继红谈到梁文木,记忆显得尤为深刻,他说那是他到岩鱼村的的第一个帮扶对象,他皱着眉头回忆,亲切的称呼梁文木为“孩子”。王继红说,他是在走访过程中得知梁文木的情况的,因为家庭构成的复杂性,梁文木家里确实比较困难。而他觉得自己帮得了梁文木一时,但帮不了一世,筹集的微薄的资金只是表达一个慰问,勤工助学的工作可以让梁文木在上学期间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

在其位,谋其职

当说到村里的合作社的时候,王继红的话才算是多了起来。他一边说,一边把在村里的一些资料拿出来。他了解到当地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产出的大米口感极佳,但村里种植的大米难以获得较大收益。为改变这一现状,王继红决定去遵义湄潭进行考察,此外又带领村民们对水稻种植进行系统化的培育,还为当地产出的大米申请商标。刚开始时,他发现大米品质达不到要求,后来根据县里作出的标准引进新的品种来进行提高品质,还特地请到洲里的专家来进行培训和实验。王继红的想法是,通过自己和村里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带领着村民们把贞丰打造成糯食产区。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王继红将普通的大米打造成了品牌“岩鱼米”。为了形成产业化的生产与销售,王继红与村里的领导班子一起建立起了合作社,当地产出的大米统一经过合作社进行对外销售。“以前这个米是卖3块一斤,去年开始已经可以卖到18块一斤了,这为当地的大米打出了名气,也给村里的合作社也带来一定效益。”王继红颇为自豪的介绍着岩鱼米和合作社。他认为自己在岩鱼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将大米推销出去,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这种“岩鱼米”,年产大概在200万吨左右。

在王继红的微信朋友圈里,第一条就是有关岩鱼村糯米的介绍,从2017年4月7日发出这条朋友圈后,王继红就一直没有更新过朋友圈动态,这条岩鱼米的朋友圈推广一直被他置顶着。

除此之外,王继红还带着村里的领导班子开展玫瑰花种植项目,并落实到村里保证每个贫困户都能有分红。在王继红看来,现在正在大肆兴起的旅游业对岩鱼村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依托当地布依族深厚的布衣文化,打造出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之路也是脱贫致富的首选。王继红介绍,当地现在有专门的歌舞队,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因此旅游业的打造正在有序进行中。

在前往贞丰县岩鱼村担任第一书记之前,王继红每天的工作就是上好每一堂课,而面对扶贫这个艰巨的任务时,他主动请缨,成为了岩鱼村的扶贫第一书记。龙云湖曾经是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党委书记,当学院在选派扶贫第一书记的人员时,王继红主动向龙云湖提出了下乡扶贫的想法。用龙云湖的话来说就是,王继红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需要协调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就是担当意识强。”龙云湖的话里皆是对王继红的赞赏,在他看来,王继红主动担任了扶贫第一书记,就不仅意味着放弃了教学工作,还意味着会忽略了家庭。在两难的境地下,王继红的选择体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主动作为的工作态度。

【责任编辑 梁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