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两代院士 一样情怀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让参会的院士振奋不已。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贵州的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聆听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奋力跋涉的故事。
空间有形 追求无限
85岁的老人,坚持每周工作6天,日均工作八九个小时。他就是我省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俭——
6月9日,星期六。上午9点50分,记者比约定时间提前10分钟来到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寻访马克俭院士。
殊不知,马院士1小时前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精神矍铄的他,时而拿着铅笔伏案画图,时而起身在众多资料中翻阅,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陪伴他10年的办公桌上,散乱地堆放着手绘图纸和手写稿件。
就着这方小小的书桌,马院士用双手绘制出一张张铅笔图纸,创造出众多经典的创新型空间结构案例。
出身湖南,扎根贵州。年近40投身科学研究,获得48项发明专利、63项实用性专利,74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85岁高龄依然孜孜不倦,勇攀科学高峰。
“工作是我的爱好,一旦投入进去,就感觉不到苦,反而觉得是一种乐趣。”
淡泊名利,只为在空间结构领域有更大突破和创新的马克俭,为他钟爱的事业和脚下这片土地,燃烧自己,奉献心血。
马克俭院士在工作室修改设计图。
辛勤耕耘 绿满大地
35载如一日,脚踏大地创新不懈,领跑中国农药学和植物保护科研领域。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宋宝安院士在云南保山防控基地调查防治效果。
忙,是宋宝安的生活常态。
教学,管理,开会,出差,调研,做实验,在田间,到企业……每天的工作从早到晚排得满满的。
因为忙,宋宝安与记者相约的采访时间一推再推。直到6月14日,在省人社厅组织召开的评审会间隙,记者终于采访到他。
白衬衣,蓝裤子,衣着朴素,言语利落,思路清晰。这是宋宝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一定要研究出自己的成果,拥有属于贵州的话语权。”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科学和教育的价值在于祖国富强,人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宋宝安拼搏奋进。
35年的科研生涯,他创造了许多农药学科第一,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许多空白,还一次又一次实现学校科研水平大跨越。ESI化学领域和ESI农业科学领域共200余篇论文,成为支撑贵州大学化学和农业领域的奠基石。
42项发明专利、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首批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在农药学和植物保护这片科研天地,宋宝安展翅翱翔,越飞越高。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说起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宋宝安至今仍热血沸腾。
宋宝安在石阡县长大,1979年,他以全县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贵州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沈阳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
因为浓浓的家乡情结,宋宝安放弃了留在大都市工作和出国留学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贵州,成为贵州大学一名普通教师。
“是家乡培养了我,我就想在贵州做科研。”怀揣着激情和梦想,宋宝安走上了科研之路。
那时,学校的科研条件非常简陋。他与另一位老教师共用一间实验室,简单的真空泵、玻璃仪器、电动搅拌、电热套便是全部家当。
“贵州这么落后,能研究出什么东西?”一次到外省出差,别人一句质疑,深深地刺激了宋宝安,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研究出自己的成果,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属于贵州的话语权。”
他坚信,只要敢闯敢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1987年,宋宝安在长沙召开的农药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农药,实现高毒农药低毒化技术创新。这个当时震惊全场的构想正是“绿色农药”的雏形。
这股闯劲,让湖南沅江化学厂的技术厂长刮目相看。会后,他找到宋宝安,希望合作,由工厂提供资金设备等支持,请宋宝安开发生产一种环境友好农药——甲基立枯磷。
这是一种特效高效低毒杀菌剂,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产品效率低,国内一直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为了做出中国更高效的农药,我们在洞庭湖一干就是8年。”
有志者事竟成。1994年,宋宝安自主研发出甲基立枯磷合成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甲基立枯磷原粉和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这是我产学研结合创新得来的‘第一桶金’”宋宝安自豪地对记者说。
从此,宋宝安的农药学研究之路越走越宽广。
他成功研发出恶霉灵原粉新工艺,成本比国外下降一半,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1996年,创新开发出吡虫啉新工艺,使生产成本从每吨200万元降低到每吨10万元;
创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植物病毒病新农药品种——毒氟磷,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和国家重点新产品及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
35年,42项发明专利,科研成果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宋宝安还倡导成立了全国农药高效低风险创新联盟,出版中国农药研究和应用全书,主持编修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主持中国农药绿色发展战略咨询。
主办中外100余名知名学者参加、800余名代表出席的绿色植保国际高端论坛科技盛会。邀请19位两院院士到贵州,为山地高效农业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谋思路、出见解。
负责申报的“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控制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现了贵州省国家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如今,在国内外科研界,有了更多贵州声音,有了更多贵州底气,也有了更多贵州自信。”作为贵州本土科学家,宋宝安深感欣慰。
35载寒来暑往,宋宝安在处理学校事务外的所有时间,不是沉浸在实验室,就是奔走在田间地头,或是活跃在农药学术界……只因对科研有着一往情深的执着和坚守。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宋宝安心里引起强烈共鸣。
“科研的过程是苦的,但结果是甜的。”宋宝安给记者讲述了科研路上的一个苦乐小故事。
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全国大面积爆发。作为全国联防联控专家组副组长,宋宝安立即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三年绝收重灾区之一的云南省施甸县防控试验地。
“在施甸一待就是3年,第一年是关键时期,每个周末都从贵阳飞昆明再转车到施甸查看防控进展,每周如此。”宋宝安说,去的次数太多了,当地的老百姓几乎都认识他。
工作期间,宋宝安和团队多次遭遇地震。2012年11月缅甸地震,所住宾馆大厅顶灯都在晃,大家急忙往外跑,而他却安然坐在宾馆五楼赶写材料。
正是这种忘我的科研斗志,在这场与水稻病虫害的较量中,宋宝安带领团队以三大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终于找到了遏制水稻病害方法。
当稻田单产达998斤,村民们从最初的质疑到心服口服地竖起大拇指夸奖说:“贵大的教授们不是来走走看看做样子,而是真正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宋宝安还组织攻关团队与农业部等合作,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进行毒氟磷等防治烟草病毒病、蔬菜病毒病、水稻病毒病研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防治病毒病的田间应用技术。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年多时间,宋宝安越来越忙碌,在贵州、到云南、去湖南……他跋山涉水,带领团队奋战在学术前沿阵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算再苦,再累,当换来一片片庄稼的茁壮成长,一张张农民兄弟的淳朴笑脸……宋宝安认为这就是对他和团队科研价值最好的回报。
“做世界一流的学科,做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安全农药”
“农药的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宋宝安说,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化学农药如何从高效到绿色生态跨越的关键时期。
从做中国人更高效的农药开始,到做中国人更安全的农药,再到正在做的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安全农药,这是宋宝安一路走来的三个目标。
“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做科研要与时代同步。”宋宝安说,他的思路是要围绕国家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农民增收来开展科学研究。
“宋老师的科研有前瞻性,与时俱进。”这是学生和老师们对宋宝安的共同评价。
拿贵州来说,在大力发展茶产业过程中,茶叶生产的病虫害防治越来越严峻。“贵州茶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打好茶叶安全生产的生态战、质量战。”
基于此,宋宝安带领团队从病虫害的鉴定、发生及为害规律入手,创造性地将三叶草、百脉根、除虫菊等绿肥引入茶园,在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控制杂草、替代草甘膦、控制害虫的同时,构建螨、瓢虫、草蛉、蜘蛛和寄生蜂等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等茶园生态系统,实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目标。
这项技术已在石阡、湄潭、都匀、花溪久安等地得到示范应用。其中,石阡县通过实施绿色防控和生态调控技术,茶园亩产值已突破万元。宋宝安和团队的科研成就,为贵州700万亩茶园画了个“生态圈”。
围绕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宋宝安带领团队致力于把科学技术运用到脱贫攻坚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就在几天前,由贵州大学牵头、宋宝安负责的《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立项,拟研发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3至5个,绿色小分子农药产品推广示范400万亩。
“做世界一流的学科,做中国人自主创新的安全农药。”对于未来,宋宝安满怀干劲和信心:希望一直沿着这条路,在服务好贵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将贵州经验推向全国。